1.机械性能显著提高
经过振动处理的构件其残余应力可以被20%~80%左右,高拉应力区的比低应力区大。因此可以提高使用强度和疲劳寿命,降低应力腐蚀。
可以防止或减少由于热处理、焊接等工艺过程造成的微观裂纹的发生。
可以提高构件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构件的精度,提高机械质量。
2.适用性强
由于设备简单易于搬动,因此可以在任何场地上进行现场处理。它不受构件大小和材料的限制,从几十公斤到几百吨的构件都可使用振动时效技术。特别是对一些大型构件无法使用热时效处理时,振动时效具有更加突出的优越性。
3.节省成本
振动时效只需30分钟即可进行下道工序。而热时效至少需一至二天以上,且需大量的煤油、电等能源。因此,相对于热时效来说,振动时效可节省能源90%以上,可节省费用90%以上,特别是可以节省建造大型焖火窑的巨大投资。济南九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成立十余年来,我们秉承“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经营理念,只专注于机械构件应力检测与分析和应力领域,孜孜以求,通过十余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我们已成长为该领域的!
振动时效去应力设备主要工作过程
1.振前扫描:开机后,对工件进行从0-10000频率范围内的振动情况进行扫频处理,从而找到适合被时效处理工件的时效频率并未后期数据处理判断提供依据
2.寻找振动时效亚共振点:经过振动时效扫描后,根据扫描的数据,计算有效的亚共振频率点,并选取合适的振幅。
3.时效进行中:按照振动时效亚共振点的数据进行恒福振动时效,应变有效残余应力。
4.振后扫描:时效过程结束后,对被时效工件重新进行扫频处理,配合标准,判断此次振动时效效果是否有效
5.打印数据:对整个时效过程及结果的曲线及数据进行打印处理,以便有效保存此工件的应力数据。
因振动时效设备的**性及低成本性,很多机械厂家广泛采用振动时效进行应力,但因大家振动时效的陌生,在此我简单的给予造型及选用说明:
(1)振动时效技术目前成熟的是亚共振动时效,所谓谐波时效是行不通的
(2)红外线等遥控功能对一般机械厂家根本不必要
(3)振动时效设备的主机部分体积并不大,有的厂家为了提升设备价格用很大的机箱装主机部分,其实只是对客户的一种障眼法
什么是振动时效?
振动时效,是用振动时效设备,按照振动时效技术标准,使金属工件在半小时内,进行数万次较大振幅的亚共振振动,产生微观塑性变形,释放残余应力,防止应力变形的革命性时效高新技术,广泛用于铸件、焊件和机械加工件等工件的时效处理。
振动时效设备有何优越性?
振动时效通常仅需半小时、一度电和几元钱的时效成本,能达到时效**,而且能随时随地进行处理,既不降低硬度,又无烟尘环境污染和氧化皮,这都是热时效和自然时效无法比拟的,被誉为理想的无成本时效技术。
振动时效仪从开始到现在有年头了,振动时效处理的工件适用于焊接、铸造、锻造、不锈钢、合金钢等各种有色金属。
而现在的振动时效仪在向前发展的脚步中遇上了瓶颈,目前在我国生产振动时效仪的公司,所有设备都是九十年代的产品,没有进一步发展, 我公司却在不断的升级振动时效仪,从开始的按键操作,到现在的触摸操作,再到设备控制程序数据升级做大量的研究与实验。产出大液晶多功能触摸振动时效仪。在市场上有很好评价
铸造应力的
冷却后的铸件若残留有较大的内应力,或对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铸件,可用内应力的方法处理。 1.自然时效。将铸件露天放置半年至一年多,可以自然但非常缓慢地变形,使残留应力松弛或大部分。虽然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但生产周期长占地面积大,而且残留应力不。但这种方法时间久,效率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已经逐渐被淘汰。
2.加热时效。将铸件加热到合金的弹塑性状态的温度范围,保持一段时间,待应力消失后,再缓慢冷却到常温。这种方法工艺复杂,需要根据工件的结构、材料等进行不用的冷却温度、冷却速度、保温时间等参数的选择,一个参数处理不好会导致去应力失败,甚至降低强度。
3.振动时效。将工件安置到平台上进行振动时效处理30-40min,可以30%以上的应力,能有效降低应力峰值,有效防止变形。这种方法周期短、灵活性好、环保无污染,还会增强工件强度,是值得推广使用的一种方法。
名称
焊接应力
焊接应力 :welding stress and distortion
焊接应力,是焊接构件由于焊接而产生的应力。焊接过程中焊件中产生的内应力和焊接热过程引起的焊件的形状和尺寸变化。焊接过程的不均匀温度场以及由它引起的局部塑性变形和比容不同的组织是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根本原因。当焊接引起的不均匀温度场尚未消失时,焊件中的这种应力和变形称为瞬态焊接应力和变形;焊接温度场消失后的应力和变形称为残余焊接应力和变形。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焊接应力在焊件内部是平衡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焊件的功能和外观,因此是设计和制造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残余应力
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应力的分布、影响以及和调整的方法。
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 在厚度不大的焊件中,焊接残余应力基本上是平面应力,厚度方向的应力很小。在自由状态下焊接的平板,沿焊缝方向的纵向残余应力[6]X在焊缝及其附近一般为拉应力,在远离焊缝处则为压应力。对于低碳钢和强度不高的低合金结构钢(屈服强度小于 400兆帕),焊缝上的残余应力[6]X可达到材料的屈服强度[6]S(图1 [焊缝中纵向残余应力分布]分布" class=image>)。垂直于焊缝方向的横向残余应力[6]的分布与焊接顺序和方向有关,后焊的区段一般为拉应力,但平板对接焊时焊缝两端的[6]经常为压应力(图2[焊缝中横向残余应力分]分" class=image>[布])。厚板焊缝厚度方向的残余应力[6]与焊接方法有关。电渣焊缝中[6]为拉应力。多层焊缝则[6]较低。[6]在厚度上的分布是中心部位,逐渐向表面过渡到零。[6]X和[6]在焊缝厚度上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电渣焊缝中心部位[6]X和[6]的数值大于表层。 多层焊缝则与此相反,表层应力大于中心部位(图3 [厚板多层焊缝中残余应力在厚度上的分布])。在拘束状态下进行焊接(如封闭焊缝)时,则可能在比自由状态下大得多的范围内出现较高的拉应力[6]X和[6],因而是更为危险的内应力。
由于焊接残余应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
影响
温差拉伸法焊接残余应力的基本原理与机械拉伸法相同,主要差别是利用局部加热的温差来拉伸焊缝区。温差拉伸法是在焊缝两侧各用一个宽度适当的氧乙炔焰焊炬进行加热,在焊炬后面一定距离,用一根带有排孔的水管进行喷水冷却。氧乙炔焰和喷水管以相同速度向前移动。这形成了一个两侧温度高(峰值约为200℃)、焊接区温度低(约为100℃)的温度差。两侧金属受热膨胀对温度较低的区域进行拉伸,这样可部分残余应力。据测定,残余应力的效果可达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