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气体式如果炉料氧化程度不易控制,通常把炉膛抽为低真空,向炉内通入氮、氢等保护气体,可防止炉料在高温时剧烈氧化。随着产品内外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保护气体式炉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熔炼炉熔炼炉是指熔化金属锭和一些废旧金属并加入必要的合金成分,经过扒渣、精炼等操作将它们熔炼成所需要的合金的设备。
分类
1、按加热能源分类
按加热能源不同,熔炼炉可分为以下两种:
(1)燃料加热式(包括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气、柴油、重油、焦炭等),以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反应热能加热炉料。
(2)电加热式,由电阻元件通电产生热量或者将线圈通交流电产生交变磁场,以感应电流加热磁场中的炉料。
主要特点
1. 大幅度节约电能。电磁加热感应线圈和料筒之间加装一层纳米隔热层,料筒内部的热量绝大部分被利用,只有微量到空气中,料筒表面的温度一般在60℃以下。经过严格的实验测试,节约电能在30%-80%,特别对于大功率注塑机节电效果更为明显;
2. 明显降低车间的温度。通过以上的节能分析,使用电磁感应加热系统节约了传统加热方式到空气中的能量,车间不再有似被大量电炉烘烤的状况,不再出现高温闷热,员工工作也不再忍受高温而心情舒畅。
中频感应熔炼炉感应器中装进工件,全部封闭机壳的门。按操纵程序进行操纵,遵照规定的灯丝预热时间进行预热;加热时尽量保持栅流为屏流(阳流)值的15%一20%,以便使振荡器输出效率高;回路电容器冷却水出水温度应低于35℃,其余冷却系统应低于55℃,停止工作后约10~15min才能停止供水。中频感应熔炼炉会产生射频作用,**过一定量之后,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故对设备的源如高频变压器、耦合电容及感应器等应采取屏蔽措施,防止高频电磁波外漏。应保证工作环境的强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熔炼炉
按加热方式分类
直接加热方式
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或电阻元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给炉料的加热方式,称为直接加热方式。其优点是热效率高,炉子结构简单。缺点是燃烧产物中含有的有害杂质对炉料的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炉料或覆盖剂挥发出的有害气体会腐蚀电阻元件,降低其使用寿命;燃料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过剩空气含量高,造成加热过程金属烧损大。
安全操作
1、开炉前要检查好电气设备、水冷却系统、感应器铜管等是否完好,否则禁止开炉。
2、炉膛熔损**过规定应及时修补。严禁在熔损过深坩埚内进行熔炼。
3、送电和开炉应有专人负责,送电后严禁接触感应器和电缆。当班者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要注意感应器和坩埚外部情况。
4、装料时,应检查炉料内有无易燃易爆等有害物品混入,如有应及时除去,严禁冷料和湿料直接加入钢液中,熔化液充满至上部后严禁大块料加入,以防结盖。
5、补炉和捣制坩埚时严禁铁屑、氧化铁混杂,捣制坩埚必须密实。
6、浇注场地及炉前地坑应无障碍物,无积水,以防钢水落地爆炸。
7、钢水不允许盛装得过满,手抬包浇注时,二人应配合一致,走路应平稳,不准急走急停,浇注后余钢要倒入地点,严禁乱倒。
8、中频发电机房内应保持清洁,严禁易燃易爆物品和其它杂物带进室内,室内禁止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