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设备的研发、销售、维修和承接自动化工程及技术服务等,集产品销售、自动化控制工程、设备维修为一体,销售西门子PLC、触摸屏、变频器、SITOP电源、数控系统(840D、802S/C、802SL、828D 801D)、伺服数控V20/V90/V80V60、软启动、备件等各系列产品。
我们在价格上有较大优势,更注重售后服务,现有大量现货销售,欢迎您来电咨询。
本公司所有销售中产品均为西门子原装正品,质保一年,假一罚百!
企业主要业务经营范围:
为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顶层设计咨询和规划服务;
西门子软启动一级代理商
为工业企业数字化工厂产线设计、建设、互联互通等提供专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为工业企业提供远程数据采集、监控、调试运维及工业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和服务。
为工业企业和政府提供电气自动化控制、传动整体解决方案及项目集成、实施应用。
为工业企业提供西门子工业软件及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和实施服务。
为工业企业提供西门子自动化控制、网络通讯、变频电机、低压元器件、智能仪表等电气控制、传动产品及高、中、低压、西门子8PT配电产品、能源集团自动化等产品、技术和服务。
为工业企业智能装备层面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导引车、RFID、传感器、数据采集智能网关、低压配电柜、智能配电柜及电抗器、滤波器及快速布线端子板等产品。
文化碰撞科技:不一样的火花
借助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TIA)解决方案,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正将方特主题公园打造成创新、安全的国际一流主题公园,并率先探索出一条游乐园行业的数字化之路。
九曲回廊的亭台楼阁,古色古香的层楼叠榭,还有掩映于苍松翠柏间的文化名景—这就是安徽芜湖方特的第4座主题公园:“东方神画”。
无论是在“女娲补天”的传说中体验开天辟地的惊险刺激,还是在“牛郎织女”的神话中领略爱情的永恒,或是在“猴王”的表演中体会成长的艰辛,这无一不是恢弘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让人流连忘返。
欢乐的背后是高精尖的科技在作**。作为“神经中枢”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将游乐项目从创意变为现实的关键,也是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
借助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TIA)解决方案,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华强文化)正将方特主题公园打造成创新、安全的国际一流主题公园,并率先探索出一条游乐园行业的数字化之路。
“东方奥兰多”
中国的游乐园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不仅万达、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国内巨头在持续发力,美国迪士尼、环球影城等“洋公园”也来势汹汹。而方特主题公园脱颖而出,已在全国各地建成16家主题公园,在建和已经签约的还有10余家。2014年8月,伊朗伊斯法罕的“方特欢乐世界”顺利开业,开创了中国主题公园走出国门的先河。
华强文化副总裁刘辉说:“我们在全国遍地开花,依靠的是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
从最初的影视设备供应商,经过十多年的耕耘,华强文化已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涵盖主题公园的创意设计、研发、设备制造和项目运营的全产业链的企业。
当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文化创意不再仅是纸上谈兵,而科技也不再是冷冰冰的机械手。华强文化擅长的正是结合各地的特色历史文化,打造个性化的游乐项目,比如在蒲松龄的故乡山东开发聊斋项目,在青岛讲述崂山道士的故事。
而在芜湖,在西门子等国际品牌的支持下,方特主题公园不但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科技之美,更成为城市产业转型的驱动力。
2008年,芜湖的第一座公园:方特欢乐世界在一片荒滩野地中拔地而起。现在,这里已拥有4座方特系列的大型主题公园,年游客总量近1000万人次,其中超过50%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等外省市。
方特之于芜湖,就像外滩之于上海,西湖之于杭州。“要欢乐,去方特”的宣传口号早已在当地深入人心。在华强文化的带动下,芜湖的文化旅游、数字动漫、影视传媒等产业也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华强文化的文创实力可见一斑,风靡全国的动画片《熊出没》正是出自其之手。
“过去以海螺水泥、奇瑞汽车闻名的‘工业芜湖’,如今正以‘文化芜湖’的崭新形象吸引着八方来客。继奇瑞之后,方特也已成为芜湖又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祖尧说。
科技力量,身临其境
自1955年世界首个迪士尼乐园在美国加州开幕以来,全球主题公园的发展已历经4代。
第1代依托传统的自然资源;第2代以微缩景观为主;第3代则借助控制设备打造室外动感游乐设施。而以迪士尼和方特为代表的第4代已站在国际潮流前沿。它们结合声、光、电、舞台特效、智能控制、数码影像等手段,为游客带来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嗅觉和味觉的互动体验,并突出文化主题,以情感打动人心。
“实现这样的立体感官效果需要依靠智能而强大的自动化系统,这离不开与西门子的全方位合作。”华强文化科技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姚孝鹏说道。
西门子与华强文化结缘自2006年。当时西门子的Simatic S7-300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于重庆方特科幻公园的“飞越极限”项目。
据姚孝鹏介绍,不断演进的主题公园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从传统的液压传动走向电气传动,从运行数据的纸质手工记录到电子自动记录,从单纯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到加强安全自动化技术,从基于PLC的控制到基于PC的控制和更加智能的运行管理和控制一体化,以及从单机本地操作到基于以太网的多设备集成和远程监控与调试。
“在西门子的先进技术帮助下,我们能不断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始终保持竞争力。”华强文化副董事长戎志刚表示。
鹊桥相会
“东方神画”的“牛郎织女”项目是西门子TIA理念在方特的应用典范
TIA是西门子在1996年首先提出的概念,目的是让工业自动化从局部走向整合,通过统一的数据管理、通讯、组态和编程环境,让自动化设备与系统无缝连接,既缩短工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也降低设备运行和维修成本。
“牛郎织女”以升降式球幕影院的形式呈现。随着立体电影中的剧情发展,游客们乘坐大型座舱平台,时而旋转,时而升降,体验牛郎织女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个国内最大的单台座舱升降平台最多可容纳152名观众,最高能升至地面以上9米,相当于3层楼高。
集运动控制与安全功能于一体的西门子Simatic S7-300TF PLC对座舱升降平台进行集中控制。升降和旋转则采用Sinamics S120驱动器,借助安全集成技术,通过PROFIsafe安全总线与安全PLC相连接,确保升降过程中的安全限速、安全停车,及安全急停等。PLC向上通过总线与上位机控制系统及黑匣子记录系统进行有效通讯。同时,凭借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Simatic WinCC将平台的大量运行数据进行归档。
故事的演绎需要无缝衔接的环境特效相配合,包括灯光、声响、灯笼、卷帘,以及喷烟喷雾等。特效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最新的Simatic S7-1500 PLC,用TIA博途工程软件平台进行编程组态。PLC通过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现场总线标准Profinet连接4台驱动器及多路烟雾、灯光系统等。
“基于Profinet全工业以太网架构的TIA解决方案在稳定性、数据传输速度、布线组网、I/O诊断能力,及组态便利性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姚孝鹏表示。
“TIA博途的全符号式编程、统一的变量定义和功能强大的智能编辑器,大大节省了我们的开发时间和工作量。并且结合西门子新一代S7-1500控制器,TIA博途无需任何编程即可快速实现通道级的I/O诊断,在人机界面甚至任何智能设备上都能实时推送故障信息,这样可以快速定位错误并排除故障,将意外停机时间降至最少。”他补充道。
在芜湖方特,TIA的应用还不止于此。在音乐剧“猴王”中,真人歌舞、杂技表演和现代舞台特效完美结合,讲述了一个年轻公猴历经坎坷,夺回猴王宝座的故事。Simatic S7-400 PLC用于总控系统调度,包括威亚特技和单点吊机等。Simatic S7-300T PLC和Sinamics S120驱动器则用于舞台升降和旋转的运动控制,以及运动速度的调节。2014年,“猴王”获得了国际游乐园及游艺设施协会颁发的“铜环奖•最佳现场演出奖”。
在“女娲补天”项目中,游客们乘坐轨道小车,在声、光、电,以及环幕4D电影营造的光怪陆离中,体验女娲取石补天、拯救苍生的经典传奇。西门子SCALANCE W、漏波电缆等无线通讯产品确保小车的实时通讯和精准控制。
“我们始终在不断尝试最前沿的自动化技术。西门子TIA解决方案具有网络化、易用性和开放性的优势,是我们不断创新的重要助力。”姚孝鹏说。
数字化未来
在大数据时代,IT技术正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主题乐园行业也不例外。
为了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工程和管理,方特主题公园在数字化道路上先人一步。比如在轨道车类项目中,通过黑匣子进行实时远程数据采集,越来越多地采用基于PC和C++编程语言的开放式控制技术,从而实现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满足管理决策需求。还有计划在载人机械臂项目中,通过软件模拟机械臂的动作轨迹,并将现场运行数据反馈回软件,用于模型优化。这无不体现了方特的数字化理念。
“西门子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能为方特提供新的动力。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可虚拟设计和仿真,Profinet具有惊人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而集普通逻辑控制与安全功能于一身的Simatic S7-1500F控制器可以满足游乐园行业更复杂的控制需求以及更苛刻的安全需求。最新的S7-1500开放式控制器则有更强的数据存储能力和系统开放性,可满足客户更多个性化和数字化的需求。”西门子TIA 产品经理刘力康表示。
利用创新而安全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方特主题公园向世界展现着华夏文明的史诗画卷。它与西门子的携手也将碰撞出更多不一样的火花。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设备的研发、销售、维修和承接自动化工程及技术服务等,集产品销售、自动化控制工程、设备维修为一体,销售西门子PLC、触摸屏、变频器、SITOP电源、数控系统(840D、802S/C、802SL、828D 801D)、伺服数控V20/V90/V80V60、软启动、备件等各系列产品。
我们在价格上有较大优势,更注重售后服务,现有大量现货销售,欢迎您来电咨询。
本公司所有销售中产品均为西门子原装正品,质保一年,假一罚百!
企业主要业务经营范围:
为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顶层设计咨询和规划服务;
西门子软启动一级代理商
为工业企业数字化工厂产线设计、建设、互联互通等提供专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为工业企业提供远程数据采集、监控、调试运维及工业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和服务。
为工业企业和政府提供电气自动化控制、传动整体解决方案及项目集成、实施应用。
为工业企业提供西门子工业软件及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和实施服务。
为工业企业提供西门子自动化控制、网络通讯、变频电机、低压元器件、智能仪表等电气控制、传动产品及高、中、低压、西门子8PT配电产品、能源集团自动化等产品、技术和服务。
为工业企业智能装备层面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导引车、RFID、传感器、数据采集智能网关、低压配电柜、智能配电柜及电抗器、滤波器及快速布线端子板等产品。
教育点燃创新之火
企业创新不仅需要优秀的人才和对员工企业文化的大力支持。2014年全球创新指数表明,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投资教育的能力和决心。
一个国家的注册专利数量、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以及具有知识的工人比例 — 这是201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用来评价各国创新实力的81个指标中的3个。GII每年由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发布。对于想了全球创新整体表现的人来说,这一指数是国际公认的衡量标准。针对这一指数的相关基础研究专注于“创新中人的因素”。研究的结论是:没有人才,就几乎没有进步。
的确是这样,因为一个国家创新与否与其企业有很大关联。而企业只有大力投资研发,与高校紧密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持续更新专利产品和工艺的业务组合,才具有创造和发明之力。然而,如果这些企业的员工本身不够创新,这一切蓝图都不会变为现实 — 为了让员工更加创新,他们必须接受教育。
西门子一个培训项目针对电子技术人员和机电专业人员提供认证。
西门子深知这一情况,因此协作创新和与初创企业的结合已经成为西门子创新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西门子也深知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公司在全球约40个地点拥有近万名培训生和大学勤工助学生,是德国工业界培训项目最大的企业之一。“European@Siemens”培训项目为来自全欧洲的年轻人提供了在柏林作为电子技术人员或机电专业人员获得德国工商总会认证的机会。西门子还开展了其他项目,比如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西门子管理培训生项目(SGP)。此外,西门子管理学院的培训项目每年有世界各地共约90万人次的员工参加。学院在30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提供不同层级的专业培训课程。整体来看,2014财年,西门子在培训项目方面投入超过2.2亿欧元。
全球创新
和技术、资金一起,教育是点燃创新之火的燃料 — GII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对企业而言,为员工尽可能地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也很重要。2014年GII研究报告的编辑们,包括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家Soumitra Dutta、来自英士国际商学院的经济学家Bruno Lanvin,还有来自WIPO的经济学家Sacha Wunsch-Vincent,以及他们的作者们共使用了81个指标来衡量创新。这些指标包括一个国家有创意的产品和服务、专利注册、生态可持续性,以及有知识的工人的比例。
教育机会和创新之间的关联也非常清晰。整体而言,一个国家越发达(通过基础设施或人均年收入进行衡量 — 从卢森堡的近11万美元到马拉维的约250美元),其人口中,大学毕业生、在校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比例就越高。此外,受过教育人口的比例越高,这个国家的创新潜力就越大。
国际吸引力:推动创新
从数据上看,北美和欧洲在GII指数上的领先并不令人意外。这两大区域在全球研发投资中占有最大份额(分别为40%和约30%),其次是日本(18%)。这些国家的人口中研究人员所占比例也最高(100万人中有差不多4000人)。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每百万人中有1000名研究人员。
这些国家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外来留学生人数超过出国留学的本国人数的地区。这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别国的吸引力大小同样会影响创新成功与否。比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项研究发现,2011年,在工程和自然科学领域(大学之外)工作的人员中,有21%并非出生在美国。更有趣的是,一类工作对人员资质水平的要求越高,其中外籍员工的比例就越高。比如,在美国的博士学位拥有者中约40%出生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其中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然而,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是在美国完成学业的。
非洲:创新表现令人吃惊
如上所述,一个国家越不发达,其人口中拥有大学学历的比例就越低。因此,这些国家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转让,而不是自己的研发工作。处于GII指数排行榜下游的南亚、西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尤为如此。然而,GII研究并不能代表简单的因果关系。比如,资质不佳的人员会导致研发水平低下?还是相反?显然从现有数据中无法得出结论性答案。
换句话说,虽然根据GII指数,全球25个最具创新力的国家都位列世界最富有的国家行列,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将无法迎头赶上。对它们而言,教育也起着关键作用。譬如,中国不仅自1995年以来每年增加研发投资19%,而且还持续改善员工培训的项目和举措。尽管拥有众多的IT中心,印度在这一领域仍然比较落后,因为它的大多数研究工作是在企业和私营机构开展的,在大学开展的研究工作少之又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在创新方面的表现其实比它在GII指数排名上的表现要好。比如,布基纳法索、冈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和卢旺达等五国在产业领域的实际创新表现比其GDP水平所展现出来的创新能力至少高了10%。
换句话说,即使是在贫困国家,教育也能长期为技术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跨国公司也正为此提供帮助。例如,2010年底,西门子在尼日利亚最大的城市拉各斯设立了一个名为Power Academy的培训机构。这一机构为在西门子或西门子客户工作的尼日利亚年轻人提供能源领域的培训课程。在发电、电网监控,以及智能电网这样的创新领域,学员能获得非常有益的指导。这将帮助扩大尼日利亚有知识的工人的比例,并改善其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表现。其中一些培训学员甚至可能进一步帮助国家提升创新力。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设备的研发、销售、维修和承接自动化工程及技术服务等,集产品销售、自动化控制工程、设备维修为一体,销售西门子PLC、触摸屏、变频器、SITOP电源、数控系统(840D、802S/C、802SL、828D 801D)、伺服数控V20/V90/V80V60、软启动、备件等各系列产品。
我们在价格上有较大优势,更注重售后服务,现有大量现货销售,欢迎您来电咨询。
本公司所有销售中产品均为西门子原装正品,质保一年,假一罚百!
企业主要业务经营范围:
为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顶层设计咨询和规划服务;
西门子软启动一级代理商
为工业企业数字化工厂产线设计、建设、互联互通等提供专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为工业企业提供远程数据采集、监控、调试运维及工业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和服务。
为工业企业和政府提供电气自动化控制、传动整体解决方案及项目集成、实施应用。
为工业企业提供西门子工业软件及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和实施服务。
为工业企业提供西门子自动化控制、网络通讯、变频电机、低压元器件、智能仪表等电气控制、传动产品及高、中、低压、西门子8PT配电产品、能源集团自动化等产品、技术和服务。
为工业企业智能装备层面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导引车、RFID、传感器、数据采集智能网关、低压配电柜、智能配电柜及电抗器、滤波器及快速布线端子板等产品。
3D打印轮机部件
西门子在其位于瑞典Finspong的工厂内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燃气轮机部件。3D打印技术为在现场生产中实现在过去被视为不可能的设计打开了一扇大门,从而让新的业务模式,特别是服务模式,成为了可能。
从老工业港口城市NorrkÖping向东行驶半个小时便可到达Finspong。尽管Östergötland地区地势平坦,在Finspong附近却有一座山丘。由于山体为花岗岩,山顶平台为生产重型工业设备提供了理想场所。20世纪80年代,一座生产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工厂在这里拔地而起。10多年前,西门子在收购阿尔斯通旗下一个业务部门时,接手了Finspong的工厂和办公楼。自2003年起,西门子工业透平机械公司就一直在这里制造中型工业燃气轮机。不过,“中型”这个术语是相对而言。这里生产的最大型燃气轮机SGT-800重达290吨,装机容量高达54兆瓦,足以满足大型工业设施的用电需求。
参观工厂时,访客可以看到装配工人打开一台SGT- 800燃气轮机的盖子去安装30个用于驱动轮机叶片的燃烧器。这些哑光灰的燃烧器被存放在手推车上,静静等待安装。尽管设计复杂,它们几乎没有任何可见的焊缝。Andreas Graichen是西门子在Finspong的增材制造小组负责人。他说:“3D打印装置很快就可以生产出这些燃烧器的整个上半部分。”
氢气混合比例达到60%
Graichen是焊接工程师出身,他为Finspong效力已有20多年。但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从未经历过在过去几个月、几年中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快,在新的燃气轮机中,焊接燃烧器头将被采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部件取而代之。Graichen办公室的隔壁是一个车间,在这里,几台激光机器利用金属粉末逐层制造出新燃烧器。增材制造,亦称3D打印,在燃气轮机生产领域及许多其他行业内都掀起了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这是因为利用3D打印技术,只要轻触按钮即可生产出部件,仅需轻点鼠标就能变更设计。此外,过去不可能的设计现在也已能实现,如交织缠绕的空心部件或采用蜂窝状填充的无缝双层结构。
借助3D制造技术生产出的燃烧器头部件外壁有许多开口,而内部则是可用于测试替代燃料(主要是氢气或合成气体)的框架式结构。这些替代燃料气体通常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尽管工厂经营者很想对这些废气加以利用,但却无法遂愿,因为这要求燃烧器均匀地混合这些气体。然而现在,借助这种框架式结构,这一过程将被实现。这种结构允许新的燃烧器在天然气中混入最多60%的氢气。这是一个革命性数字。在过去,由于诸如熔铸和焊接等传统重工业工艺不能生产出可实现高混合比例的结构, 氢气混合比例只能达到几个百分点。
焕然新生的再制造零件
得益于其灵活性,3D打印技术正渗透进越来越多的领域。Vladimir Navrotsky是Finspong工厂分布式发电服务业务的技术总监。2008年,当他开始利用增材制造技术进行实验时,这项技术的成本还十分高昂,仅可用于制作测试用的原型。但Navrotsky想利用这项技术来修复磨损部件,并最终制造出完整组件。现在,这两个目标均已实现,而相关工艺也已被整合到Finspong工厂的生产过程中了。
自2013年起,Navrotsky的团队就一直在再制造旧燃烧器头。检修技术人员将已持续工作约三万小时的燃烧器头从燃气轮机上拆卸下来并送往西门子Finspong工厂。在这里,技术人员将磨损燃烧器头顶部的两厘米去掉,再在上面重新打印出这个部分。在3D打印装置里待了不到20个小时之后,旧燃烧器便完好如新,可以重新安装使用了。由于停工会造成巨大损失,技术人员会立即用再制造部件替代旧燃烧器。
除现场翻新等优点之外,再制造部件通常有助于电厂经营者提高发电量。这是因为“效率可以提高最多1%,”Navrotsky指出。另一个进步是使用新型打印材料。实际上,如今粉末制造商可以供应几乎任何想象所及的材料成分,包括能够耐受燃烧器尖端部位1500摄氏度高温的极为耐用的镍基材料。
储存在云端的备件
Graichen指出,增材制造技术开启了通往全数字化价值链的大门。他解释说,尽管许多制造工序已经实现数字化,但它们只是彼此隔绝的数字孤岛,我们仍需将这些孤岛自动联系起来,创造出全面的数字化价值链。一旦在若干传统车间内成功实现了数字化生产控制过程,企业就有望在靠近客户的地方进行生产。在未来的全数字化生产链中,客户与制造商之间的距离将不再是障碍。这是因为成品部件的运输将被数据传送所取代。数据能够又快又安全地发送至任何地方,甚至世界上最偏远的角落。
但如果无法获取数据呢?举例来讲,有些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工厂既没有备件,也没有数字化设计数据。为了生成这些数据,相关人员可以对原部件进行3D X光扫描,就像医院的CAT扫描成像那样。然后,这些新生成的数据集就可以用来控制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的新部件的生产过程。这将为服务领域开创全新业务模式创造条件。Graichen表示:“当金属部件的打印变得像如今的纸张打印一样普遍时,数字化几何数据和制造数据将会变得比硬件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