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阻的测温原理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
Rt=Rt0[1+α(t-t0)]
式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
Rt=AeB/t
式中R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相比较而言,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更大,常温下的电阻值更高(通常在数千欧以上),但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测温范围只有-50~300℃左右,大量用于家电和汽车用温度检测和控制。金属热电阻一般适用于-200~5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其特点是测量准确、稳定性好、性能可靠,在程控制中的应用较其广泛。
工业上常用金属热电阻从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看,大部分金属导体都有这个性质,但并不是都能用作测温热电阻,作为热电阻的金属材料一般要求:尽可能大而且稳定的温度系数、电阻率要大(在同样灵敏度下减小传感器的尺寸)、在使用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化学物理性能、材料的复制性好、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要有间值函数关系(较好呈线性关系)。
精度等级:A、B级
公称压力:常压
◆工作原理
热电偶的电极由两根不同导体材质组成。当测量端与参比端存在温差时,就会产生热电势,工作仪表便显示出热电势所对应的温度值。
热电值是利用感温元件在温度变化时,其电阻值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当阻值变化时,工作仪表便显示出阻值所对应的温度值。
◆常温绝缘电阻
热电偶在环境温度为20±15°C,相对湿度不大于80%,试验电压为500±50V(直流)电极与外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1000Ω.m
热电阻在环境温度为15—35°C,相对湿度不大于80%,试验电压为10—100V(直流)电极与外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100MΩ
◆主要技术参数
产品执行标准
IEC584
IEC751
IEC1515
JB/T18622-1997
JB/T8623-1997
GB/T16839-1997
◆测量范围及允差
热电偶
型号
分度号
允差等级
Ⅰ
Ⅱ
允差值
测量范围(℃)
允差值
测量范围(℃)
WRN
K
±1.5℃
-40~+375
±2.5℃
-40~+333
±0.004∣t∣
375~1000
±0.0075∣t∣
333~1200
WRE
E
±1.5℃
-40~+375
±2.5℃
-40~+333
±0.004∣t∣
375~800
±0.0075∣t∣
333~600
热电阻
型号
分度号
测量范围(℃)
精度等级
允差
WZP
Pt100
-200~+500
A级
±(0.15+0.002∣t∣)
B级
±(0.30+0.005∣t∣)
WZC
CU50
CU100
-50~+150
—
±(0.30+0.006∣t∣)
注:t为感温元件实测温度**值;
圆接插式铠装热电阻与热电阻均属于温度测量中的接触式测温,尽管其作用相同都是测量物体的温度,但是他们的原理与特点却不相同。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应用较广泛的温,他的主要特点就是测温范围宽,性能比较稳定,同时动态响应好,结构简单,更能够远传4-20mA电信号,便于自动控制和集中控制。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又称为塞贝克效应。闭合回路中产生的热电势有两种电势组成;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的两端因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电势,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子密度,所以他们产生的电势也不相同,而接触电势顾名思义就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相接触时,因为他们的电子密度不同所以产生一定的电子扩散,当他们达到一定的平衡后所形成的电势,接触电势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不同导体的材料性质以及他们接触点的温度。目前国际上应用的热电偶具有一个标准规范,国际上规定热电偶分为八个不同的分度,分别为B,R,S,K,N,E,J和T,其测量温度的较低可测零下270℃,较高可达1800℃,其中B,R,S属于铂系列的热电偶,由于铂属于贵重金属,所以他们又被称为贵金属热电偶而剩下的几个则称为廉价金属热电偶。热电偶的结构有两种,普通型和铠装型。普通性热电偶一般由热电极,绝缘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部分组成,而铠装型热电偶则是将热电偶丝,绝缘材料和金属保护套管三者组合装配后,经过拉伸加工而成的一种坚实的组合体。但是热电偶的电信号却需要一种特殊的导线来进行传递,这种导线我们称为补偿导线。不同的热电偶需要不同的补偿导线,其主要作用就是与热电偶连接,使热电偶的参比端远离电源,从而使参比端温度稳定。补偿导线又分为补偿型和延长型两种,延长导线的化学成分与被补偿的热电偶相同,但是实际中,延长型的导线也并不是用和热电偶相同材质的金属,一般采用和热电偶具有相同电子密度的导线代替。补偿导线的与热电偶的连线一般都是很明了,热电偶的正极连接补偿导线的红色线,而负极则连接剩下的颜色。一般的补偿导线的材质大部分都采用铜镍合金。
热电阻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但是由于他的测温范围使他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其优点也很多,也可以远传电信号,灵敏度高,稳定性强,互换性以及准确性都比较好,但是需要电源激励,不能够瞬时测量温度的变化。工业用热电阻一般采用Pt100,Pt10,Cu50,Cu100,铂热电阻的测温的范围一般为零下200-800℃,铜热电阻为零下40到140℃。热电阻和热电偶一样的区分类型,但是他却不需要补偿导线,而且比热电偶*。
铂热电阻的安装形式很多,有固定螺纹安装,活动螺纹安装,固定法兰安装,活动法兰安装,活动管接头安装,直行管接头安装等等。
防腐热电阻采用新型防腐材料,外包覆聚四氟乙烯F46,适合于石油化工各种腐蚀性介质中测温。是氯碱行业的**测温仪表。
1、应用
采用新型防腐材料,外包覆聚四氟乙烯F46,适合于石油化工各种腐蚀性介质中测温。是氯碱行业的**测温仪表。
2、主要技术参数
电气出口:M20x1.5,NPTI1/2
热响应时间:≤8S
防护等级:IP65
隔爆等级:d‖BT4.d‖CT5
3、型号及规格
型 号 分度号 测温范围℃ 热响应时间 保护管材料 规 格
d L x l mm
WZPF-130 WZP2F-130 Pt100 -200—250 ≤80S 1Cr18Ni9Ti Φ16 300x150 350x200
450x300 500x350
550x400 650x500
750x600 1000x850
WZCF-130 WZC2F-130 Cu50 Cu100 0-150
WZPF-430 WZP2F-430 Pt100 -200—250
WZCF-430 WZC2F-430 Cu50 Cu100 0-150 保护管其余材质根据协议订货;
端面热电阻有端面铜电阻(WZCM-201)和(WZPM-201 WZPM-201B)之分。端面热电阻元件由特殊处理的丝材(铜或铂丝)绕制,它们紧巾在温度计前端,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端面热电阻能更正确和*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状况,它的制作方法很多,品种形式多样,适合于电厂汽轮机及电机轴瓦或其它机体表面测温。有的端面热电阻安装时由于它的引线与电阻元件是相连的,所以要将引线与端面热电阻同步转动,这样才确保端面热电阻在安装中不被人为损坏,但是实际安装过程中难免出现这种情况。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瑞科公司加大科研力度研制成功特殊的端面热电阻,这种端面热电阻在安装时只需要拧外端的螺丝就可以了,不需要引线与端面热电阻同步转动。
应用
适合于测量电厂汽轮机及电机轴瓦或其它机体表面温度。
主要技术参数
精度等级:A、B级
公称压力:常压
应用
采用新型防腐材料,外包覆式或烧结式聚四氟乙烯,适用于各种腐蚀介质中测温。
主要技术参数
电气出口:M20×1.5,NPTI1/3
防护等级:IP65
隔爆等级:dIIBT4,dIICT5
端面热电阻适合于电厂汽轮机及电机轴瓦或其它机体表面测温。
1、应用
导线式铠装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及与温度有关的参数。热电阻大都由**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铂和铜,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热电阻通常需要把电阻信号通过引线传递到计算机控制装置或者其它二次仪表上。
安装要求
对热电阻的安装,应注意有利于测温准确,安全可靠及维修方便,
而且不影响设备运行和生产操作。要满足以上要求,在选择对热电阻的安装部位和插入深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使热电阻的测量端与被测介质之间有充分的热交换,应合理选择测点位置,尽量避免在阀门,弯头及管道和设备的死角附近装设热电阻。
2、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阻有传热和散热损失,为了减少测量误差,热电偶和热电阻应该有足够的插入深度:
1)对于测量管道中心流体温度的热电阻,一般都应将其测量端插入到管道中心处(垂直安装或倾斜安装)。如被测流体的管道直径是200毫米,那热电阻插入深度应选择100毫米;
2)对于高温高压和高速流体的温度测量(如主蒸汽温度),为了减小保护套对流体的阻力和防止保护套在流体作用下发生断裂,可采取保护管浅插方式或采用热套式热电阻。浅插式的热电阻保护套管,其插入主蒸汽管道的深度应不小于75mm;热套式热电阻的标准插入深度为100mm。
3)假如需要测量是烟道内烟气的温度,尽管烟道直径为4m,热电阻插入深度1m即可。
4)当测量原件插入深度**过1m时,应尽可能垂直安装,或加装支撑架和保护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