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开发区润泽园艺场日光温室香椿促成栽培技术总结
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近几年的日光温室香椿栽培大多采用二年生的实生苗,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陕西杨凌新天地科技示范园通过3 a(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于陕西及其周边省区推广的当年播种当年入棚的促成栽培技术。即2月上中旬在温室育苗盘育苗,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移至苗床,4月下旬定植于大田,11月下旬至12月初起挖入棚,春节前后开始上市,一直采收至翌年4月上中旬。应用一年生的实生苗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成本低、速生性好等特点。
1 品种选择
陕 西境内传统的香椿树种为红油香椿和绿香椿,其中红油香椿生长势较强,生长速度快,一年生枝粗壮,树皮淡褐色,二年生枝褐色。初出嫩芽和幼叶红褐色,油亮, 顶芽粗壮肥嫩,嫩叶有皱纹,肥厚,食之无渣,香味浓,适口性好。近年来日光温室栽培的品种多为正大种业的红香椿,该品种耐低温,香味浓,芽苗生长速度快, 适宜日光温室及大棚高密度种植。
2 播种
当年播种当年入棚的关键是提早播种,在可能的条件下,越早越好,必须用180 d(天)以内的新种子。2月上旬在温室用育苗盘育苗,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移栽至日光温室苗床或露地阳畦,移栽前须用普力克500~600倍液灌根或800~1 000倍液喷洒,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大田。露地栽植6 667 m2(每667 m2按8 000苗计)可供667 m2日光温室栽植,需要2.5~3.0 kg种子(按发芽率60%,成苗率70%,种子千粒重10 g计)。若种子发芽率低,则相应增加种子量。
2.1 种子处理 播前将种子的膜翅搓掉,连同秕籽一同剔除。为防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浸种前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 min(分钟),再用清水反复淘洗2~3次,然后投入40℃的温水中浸种,同时搅拌至水温降到30℃以下,继续浸泡20h(小时),然后捞出种子,用棉布包裹,置25℃条件下催芽,每天用20~30℃温水淘洗2次,约经5~6 d(天),当70%以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2 基质准备 为便于移栽,育苗盘育苗最好用复合基质。于播种前7 d(天)将泥炭晒好,以2份泥炭,1份蛭石配制成育苗基质,1 m3基质中加入多菌灵100 g搅拌均匀,然后加水搅拌至手握成团、松手散开程度,装盘备用,一般1 kg种子至少需10 m2的苗盘。
2.3 播种 先将盘内基质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撒播已催芽的种子,若此时种子太湿,可用少量草木灰拌种,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使种子松散,便于均匀撒播。播后覆盖1.5~2.0 cm的基质,再洒浇1次水,用无纺布遮盖(可保湿透气),置苗盘于22~25℃下,7 d(天)左右开始出苗。苗盘育苗的最大优点是占用空间少,基质轻便于挪动,便于集中管理,是早春促苗的有效措施。
2.4 苗盘管理 苗盘管理以促使苗出齐、蹲壮为原则。当苗出齐后,温度掌握在20~23℃,控制浇水,多见阳光。为防猝倒病发生,于移栽前2~3 d(天)结合浇水,浇灌普力克600倍液或喷施800~1 000倍液,并对苗子进行低温锻炼。
3 移栽及苗床管理
3.1 苗床准备 由于2月下旬至3月初移苗时气候很不稳定,有条件的最好在日光温室准备苗床,苗床宽1.3 m,南北畦,长随温室跨度而定。先将苗床内10~15 cm的表土过筛(筛孔1 cm),然后整平畦子,铺1层草木灰或珍珠岩(以便移栽起苗),然后将过筛土与过筛腐熟粪土按2∶1混合,1 m3加入磷酸二铵0.5~1.0 kg,充分拌匀后填入苗床,厚约10 cm,用木板刮平床面备用。
3.2 夹苗移栽 播种约15 d(天)左右,当苗盘中的苗子子叶平展后即可移栽至苗床。移栽前将备好的苗床浇透水直至水高于床平面2~3 cm为度,待水完全渗下后,用自制的划方块工具或耙子划行切块成6~7 cm×6~7 cm的方块,立即移栽。移栽时用10 cm的镊子从苗子的根部挖出苗子,抖掉根上的基质,然后用镊子轻轻夹住苗子的根,移栽至划好方块的苗床上,注意掌握手劲以防夹断根部。这种移栽法不缓苗,一个熟练工人1 d(天)可以移栽4 000~5 000苗。若在露地阳畦移苗,则需用竹竿搭小拱棚覆盖薄膜。
3.3 苗床管理 移栽后的苗床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10~15℃,晴天注意通风,防止烧苗。当苗子长出2片真叶时,于晴天中午揭开薄膜,覆1次过筛土,既防苗床板结,又是一种壮苗措施。当幼苗长有5片真叶时逐渐加大通风量,防止徒长。到4月下旬,外界气温稳定时开始炼苗,逐渐加大通风量,之后白天揭膜晚上盖膜,至定植前3 d(天)不再盖膜,并浇1次透水,以利带土坨起苗。
4 定植及大田管理
4.1 整地 将冬前犁翻冬灌过的土地,整地前667 m2施入5 000 kg腐熟有机肥,旋耕后整地做畦,最好做成南北向的平畦,畦长20 m,宽2m。起垄后,在畦子中每667 m2施入磷酸二铵、硝酸钾各20 kg,然后整平畦子备用。
4.2 定植 4月下旬断霜后大田即可定植。定植行株距为35~40 cm×25 cm,667 m2栽苗6 000~8 000株。栽前按行距开小沟,按株距摆苗定植,栽后立即浇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