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镀镍要素:
1.阴极:被镀物,指各种接插件端子。
2.阳极:若是可溶性阳极,则为欲镀金属。若是不可溶性阳极,大部分为贵金属(白金,氧化铱)
3.电镀药水:含有欲镀金属离子的电镀药水。
4.电镀槽:可承受,储存电镀药水的槽体,一般考虑强度,耐蚀,耐温等因素。
5.整流器:提供直流电源的设备。
氨基磺酸盐镀镍-氨基磺酸盐镀镍的主要优点是所得到的电镀层应力低﹐镀液沉积速度快﹐但价格较贵﹐用于电铸和印刷电路板镀金前镀镍。
柠檬酸盐镀镍-柠檬酸盐镀镍工艺主要用于锌压铸件的电镀。主要的维护措施是﹕控制硫酸镍与柠檬酸盐之比在1﹕1.1~~1.2﹐温度不可过高﹐以防止柠檬酸盐分解﹐严格控制﹐pH值﹐零件入槽进采用冲击电流(2~3A/dm2)以保证结合力良好。柠檬酸盐镀镍应用还不广,成功生产的厂家不多。
镀件不会渗氢,没有氢脆,化学镀镍后不需要除氢。很多材料和零部件的功能如耐蚀、抗高温氧化性等比电镀镍好。可沉积在各种材料的表面上,例如:钢镍基合金、锌基合金、铝合金、玻璃、陶瓷、塑料、半导体等材料的表面上,从而为提高这些材料的性能创造了条件。
此外,为了提高金刚石工具的性能,对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即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金刚石表面镀上其他金属,能增强金刚石与金属胎体间的键合,增加金属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力,延长金刚石工具的使用寿命。
通过不同烧结温度下铁基结合剂胎体以及分别含未镀金刚石和镀钛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可以看出: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结合剂胎体的抗弯强度先升高再降低,从700 °C 的542 MPa 增加到730 °C 的565 MPa,在760 °C 时达到值589 MPa,然后在790 °C 时降到565 MPa。原因分析如下:在760 °C 之前,结合剂胎体存在欠烧的行为,胎体还没有致密化。温度升高,烧结时液相量增加,节块空隙减少,对金刚石的润湿性好,节块抗弯强度相应提高。在760 °C 以后,有过烧行为,出现流料现象,同时过高的温度导致铁基对金刚石的严重侵蚀,金刚石发生碳化,使得金刚石与铁基结合剂的界面结合强度显著下降。
电镀工艺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导电体铺上一层金属的方法。电镀是指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镀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根据镀层的功能分为防护性镀层,装饰性镀层及其它功能性镀层。
镍镀层的硬度比较高,可以提高制品表面的耐磨性,在印刷工业中常用镀镍层来提高铅表面的硬度。由于金属镍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有些化工设备也常用较厚的镍镀层,以防止被介质腐蚀。